中医药方大全

小建中汤

药方名称:
小建中汤
出自(来源):
《伤寒论》。
组成:
桂枝3两(去皮),甘草2两(炙),大枣12个(擘),芍药6两,生姜3两(切),胶饴1升。
功效:
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。
使用方法:
以水7升,煮取3升,去滓,纳饴始,更上微火消解,温服1升,日3次。 {{YYJJ}}呕家不可用建中汤,以甜故也。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葱。必小便自利,证非湿热者乃可用之。
应用:
①虚劳 《吴鞠通医案》:施某,20岁,形寒而六脉弦细,时而身热,先天不足,与诸虚不足小建中法,白芍六钱、炙甘草三钱、生姜四钱、桂枝四钱、胶饴一两(去滓后化入)、大枣(去核)四枚,煮三杯,分三次服。服六十剂后,诸皆见效,阳虽转而虚未复,于前方内减姜、桂之半,加柔药(大生地、麦冬、五味子)兼与护阴。 ②腹痛《经方实验录》:王某,腹痛喜按,痛时自觉有寒气自上下迫,脉虚弦,微恶寒,此为肝乘脾,小建中汤主之,川桂枝三钱、大白芍六钱、生草二钱、生姜五片、大枣十二枚、饴糖一两。 ③吐血 《吴鞠通医案》:胡某,31岁,劳伤吐血,汗多足麻,六脉弦细不数,小建中汤主之,白芍六钱,甘草(炙)三钱,生姜五钱,桂枝四钱,胶饴(后入)一两,大枣(去核)三枚,煮三杯,去滓后,将胶饴化入,上火二三沸,搅合匀,分三次服。服七剂后,汗减,足麻愈,食少。再服七剂后,诸症皆愈,惟咳嗽未止,于原方中加云苓、半夏而愈。 ④咳嗽《临证指南医案》:某,色白肌柔,气分不足,风温上受而咳,病固轻浅,无如羌、防辛温,膏、知沉寒,药重己过病所,阳伤背寒,胃伤减谷,病恙仍若,身体先惫,小建中汤主之。 ⑤黄疸 《湖南中医杂志》 (1987;5:30):资某,男,58岁,患黄疸一年余,面部及肌肤发黄、色淡暗晦,巩膜微黄而暗滞,四肢软弱乏力、心悸短气,语言低微,纳呆便溏,舌淡,苔薄白,脉濡细,实验室诊断:溶血性黄疸。乃脾虚失运,气血不能正常化生所致。治予温中补虚,益气生血,处方:桂枝9g,白芍12g,炙甘草9g,大枣20枚,生姜3片,黄耆30g,当归6g,水煎去滓取汁,纳饴糖120g口服,每日一剂,服20余剂后诸症悉除。 ⑥小儿尿频 《千家妙方》:孙某,女,4岁,尿频月余,一日几十次,每次量少,喜甜食,食量不大。发育一般,较瘦,神情不活泼,面色稍苍黄,腹部较紧张。诊为中气不足,脾胃虚弱,予小建中汤。十剂后,尿频好转,每日减至二十多次,面色转红。继服原方加黄耆七剂后,尿频愈,每昼夜小便仅十次左右,食量增,面色红润,体力增强,活泼,较前体胖。
备注:
芍药汤(《外台》卷十六引《古今录验》)、桂心汤(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一)、建中汤(《伤寒明理论》卷四)、桂枝芍药汤(《伤寒图歌活人指掌》卷四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