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宫牛黄丸
组成:
牛黄1两,郁金1两,犀角1两,黄连1两,朱砂1两,梅片2钱5分,麝香2钱5分,真珠5钱,山栀1两,雄黄1两,金箔衣,黄芩1两。
制法:
上为极细末,炼老蜜为丸,每丸1钱,金箔为衣,蜡护。
使用方法:
脉虚者,人参汤送下;脉实者,银花、薄荷汤送下。每服1丸,大人病重体实者,每日2次,甚至每日3次,小儿服半丸,不知,再服半丸。
应用:
1.急性肝昏迷:钟某某,男,5岁。前二天脸上略现黄色,四肢软弱,精神困倦,略有冷热,当时检查指纹色紫,舌苔黄腻,全身黄色,面无表情,体温 38. 5℃,小便红赤。曾用茵陈等清热和湿退黄中药及青霉素、肝精注射二天无效,反而进入昏迷状态。患者欲转县人民医院治疗,行至中途,牙关紧闭,手足抽搐,认为绝望,转来治疗。经会诊采用安宫牛黄丸一颗,分二次化服。次日复诊,诸症大减,续用此丸半颗,另用中药清热利湿退黄,并注射肝精、葡萄糖,每日一次,连治三天痊愈。
2.流行性乙型脑炎:治疗乙脑83例,死亡13例。死亡率为15.66%,有后遗症者2例。作者认为,对于完全昏迷的患者,需持续应用足量的安宫牛黄丸为主,至3-4日之久。再加针刺十宣、曲池、合谷、涌泉等才能收效。
3.急性脑出血昏迷:用针刺配合本方治疗急性脑出血昏迷16例,9例生命获得挽救,其中3例完全恢复健康,疗效为56.3%,死亡率降低至43.7%。方法:用轻而短的手法针刺人中等穴的同时,内服本方(不能吞咽者鼻饲),每日1-4丸,随证增减。
4.副鼻窦炎:治疗副鼻窦炎24例,其中病程半年以内者4例,半年-l年者8例,l年以上者12例。均有头痛头晕,鼻塞或流浊涕,嗅觉减退,口干红,舌质粗红,苔黄,脉滑数等症状,急性发作时头痛剧烈,痛处灼热拒按,怯寒发热。选用安宫牛黄丸内服,并用纱布或药棉外裹少许塞入患侧鼻孔,5-7天为一疗程,一般用l-2个疗程。治后18例症状消失,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;6例症状显减,或症状消失但半年内又有轻度发作。
备注:
新定牛黄清心丸(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)、安宫丸(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吉 林方)。按: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北京方)将本方改为散剂,名"安宫牛黄散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