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方大全

大黄附子汤

药方名称:
大黄附子汤
别名:
大黄附子细辛汤
出自(来源):
《金匮》卷上。
组成:
大黄3两,附子3枚(炮),细辛2两。
功效:
温阳散寒,通便止痛。
使用方法:
以水5升,煮取2升,分温3服。若强人煮取2升半,分温3服。服后如人行四五里,进1服。
应用:
1.腹痛:一男子,年五十余,腹痛数年。余诊之,心下痞硬,腹中雷鸣,乃作半夏泻心汤饮之,未奏效。一日,忽然大恶寒战慄,绞痛倍于常时,于是更作大黄附子汤饮之,痛顿止。续服数日,病不再发。 2.肋间神经痛:71岁男子,主诉右侧胸痛剧烈来院就诊,面色不华,贫血貌,足活动受限,行走不便。脉洪大,舌润无苔,腹力中等,略微柔软,腹直肌挛急,便4-5日一次。给予大黄附子汤,经过良好,服药25日痊愈。 3.美尼尔氏综合征:齐某,女,40岁。素患美尼尔氏综合征,时常发作。一周前,因感冒过劳,眩晕又作,视物旋转,卧床不起,头身动则加剧,呕吐痰涎,脐下2寸处胀痛,泻下清稀,纳呆,口干而欲饮,舌淡,苔白厚粘腻,脉滑缓。以痰饮作眩而论,拟《金匮》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味,治之未效。再诊舌象,参以脐下痛证,悟此为阳虚寒实,积聚于里而胀痛,三焦痞塞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而致眩晕。改投大黄附子汤加味:附子8克,大黄10克,细辛、人参各6克,2剂。药后轻泻一次,眩晕和胀痛已减大半;再2剂,诸证悉除。
备注:
(《金匮要略今释》卷三引《漫游杂记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