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方大全

二陈汤

药方名称:
二陈汤
出自(来源):
《局方》卷四(绍兴续添方)。
组成:
半夏(汤洗7次)5两,橘红5两,白茯苓3两,甘草(炙)1两半。
功效:
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。去痰和中。和中理气,健脾胃,消痰,进饮食。健脾燥湿,顺气和中化痰,安胃气,降逆气。
使用方法:
嚼碎。每服4钱,用水1盏,生姜7片,乌梅1个,同煎6分,去滓热服,不拘时候。
禁忌:
热痰,燥痰,吐血,消渴,阴虚,血虚均忌用。
应用:
1.气厥:倪维德治一妇病气厥,哭笑不常,人以为鬼祟所凭,倪诊脉俱沉,胃脘必有积,有所积必作疼,遂以二陈汤导之,吐痰升许而愈。此盖积痰类祟也。 2.咬牙:咬牙一证,多见于小儿虫积,成年人则很少见。友人一子,25岁,每夜入睡后,即上下齿相切磋,震震有声,可闻于户外,同屋之人,往往惊醒。因切其脉滑象显露,望其体,肥壮面色光亮,断为痰饮蓄于中焦,足阳明之脉入上齿,痰阻经络,滞碍气机,或导致咬牙。为拟二陈汤加焦荷叶以燥湿化痰,水煎服十剂。服五剂后,咬牙声即减少。十剂后,同屋之人已不复闻其齿牙相击声了。嘱再服数剂,以巩固疗效。 3.夜咳:舒某,男,教师, 1980年3月31日初诊,干咳痰滞,胸闷已三月,昼轻夜甚,苔薄白,脉弦滑,予二陈汤加当归,五剂后诸症大减,原方续服五剂而愈。
备注:
本方改为丸剂,名“二陈丸”(见《饲鹤亭集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