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方大全

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

药方名称:
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
出自(来源):
《金匮》卷中。
组成:
甘草2两,白术2两,干姜4两,茯苓4两。
功效:
暖土胜湿;补土制水,散寒渗湿;温脾化湿。
使用方法:
以水5升,煮取3升,分温3服。腰中即温。
禁忌:
忌海藻、菘菜、桃李、雀肉、酢物。
应用:
1.肾着:杜某,女,52岁。腰痛,腰部重倦有冷痹感,两侧髓关节痛,行动拘急痛,俯仰困难,四肢倦怠无力已五月余,治疗无效。诊其脉沉迟,此肾着证也,肾虚而寒湿所侵,腰受冷湿着而不去,治宜温通驱寒湿为治,拟用肾着汤。白术一两,云苓一两,干姜一两,炙甘草五钱,二剂,清水三钟,煎至一钟,温服。后以原方加桂枝尖、杜仲,共进八剂而愈。 2.半身出汗:本方治疗半身出汗12例,病程最长2.5年,最短半年;有布氏杆菌病史者2例,风心病史1例,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3例。病者皆有脾阳不足,寒湿内盛的症状,如汗出、身冷、畏寒等。结果治愈9例,好转3例。服药最少2剂,最多12剂。 3.滑精:一士人,年七十三,平生小便频数,腰冷如坐水中,厚衣覆盖而坐,精液时泄不自禁,诸治并无效,如此已十余年矣。余诊之,心下悸,即与此方而痊愈。 4.带下:丁某,女,44岁。带下年余,近半月来加重,色白清稀,绵绵不绝,少腹隐痛,头晕乏力,面色苍白,形寒肢冷,腰酸,舌胖苔白,脉小略滑。乃寒湿阻滞胞宫。药用茯苓、白术各30克,干姜、甘草各10克,苍术20克,煎服。四剂后,带下明显减少,腰痛、头晕明显好转。
备注:
甘姜苓术汤(原书同卷),甘草汤(《外台》卷十六引《古今录验》)、肾着汤(《千金》卷十九)、除湿汤(《三因》卷九)、苓姜术甘汤(《类聚方》)、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(《奇正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