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方大全

黄连解毒汤

药方名称:
黄连解毒汤
出自(来源):
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见《外台》卷一引《崔氏方》。
组成:
黄连3两,黄柏2两,黄芩2两,栀子14枚。
使用方法:
水6升,煎取2升,分2次服。
禁忌:
忌猪肉、冷水。
应用:
1.反胃:间街五条比大坂屋德兵卫之妻,年二十有六,月事不常,朝食辄吐之暮,暮食则吐之朝,每吐上气烦热,头痛、眩晕,时医或以为翻胃治之,曾无寸效,其面色焰焰,而脉沉实,心下至小腹拘挛,而所按尽痛。先生曰,有一方可以治矣,乃与黄连解毒汤三贴,前症颇愈,后数日,卒然腹痛,泻下如块,月事寻顺也,三旬复旧。 2.胆道感染:郑某某,男,35岁,农民,1974年5月3日初诊。诉右上腹持续疼痛,痛连右肩,发热,干呕,目微黄腻,脉象弦数。既往曾患胆囊炎,症属肝胆湿热。治以清热利胆,方用黄连解毒汤加枳壳、广木香、大黄(后下)、茵陈。3剂后腹痛减轻,大便日解二次,原方去大黄,继服3剂,诸症缓解。 3.肠热脱肛:徐某某,男,4岁,1975年3月1日初诊。脱肛巳年许,每次便后肛门脱出,曾服补中益气汤无效,症属脾胃积热,下注大肠,治拟黄连解毒汤加地榆、枳壳,服药7剂后,脱肛巳愈,诸症消失。 4.小儿流涎:徐某某,男,4岁,1974年5月16日初诊。据其母诉,口角流涎,经久不止,下颏糜烂,环唇红肿,涎水渍襟,污染衣被,舌红,尿赤。治用黄连、黄芩、甘草各一钱,栀子、茵陈各二钱。五剂即见流涎减少,唇红消退,继服五剂而愈。 5.幼儿湿疹:某某,男,产下月余。额头湿水浸淫,面部脓痴成片,耳颈皮肤红赤,烦躁多啼,尿赤。内服黄连解毒汤,每日1剂;外用黄柏、滑石、煅石膏、青黛研细末敷患处,服药四剂而愈。 6.脓疱疮:徐某某,男,6岁,1974年4月26日初诊。皮肤丘疹抓痒,感染成疮,脓疱疮臀部较多,四肢也发,脉数。治拟清热解毒,黄连解毒汤加银花、连翘,5剂愈。
备注:
解毒汤(《保命集》卷中)、火剂汤(《脉因证治》卷上)、黄连黄柏汤(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三)、既济解毒汤(《医方类聚》卷五十六引《修月鲁般经》)、三黄解毒汤(《外科十法》)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