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方大全

龙胆泻肝汤

药方名称:
龙胆泻肝汤
别名:
泻肝汤
出自(来源):
《医方集解》引《局方》
组成:
龙胆草(酒炒)、黄芩(炒)、栀子(酒炒)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、当归(酒洗)、生地黄(酒炒)、柴胡、甘草(生用)。
功效:
泻肝胆实火,清下焦湿热。
应用:
1.腿缝肿痛:胡墉生,初起寒热交作,次日右胯腿缝肿胀,状如腰子,痛闷难忍,自疑痈毒,延外科治。疡医云外须用药烂开,内服解毒之剂。墉生母子惶惑,不敢用伊敷药,惟服其败毒之方,是夜彻痛非常。次早邀视,余晓以横痃之疾,乃酒醉入房,忍精不泄之因,以致精血凝结,挟有肝经郁火而成,决非毒也。授以龙胆泻肝汤,加山甲、桃仁、肉桂,连服数剂乃消。此症若淹缠日久,用药外敷,不为解散,内结必成鱼口便毒矣。 2.肝炎:用本方去当归、生地,加田基黄为基本方加减,治疗32例肝炎病,临床治愈27例,显效4例,无效1例。其中31例有效病例经3个月-6年的随访,27例己正常工作,4例因过劳或感冒复发。加减法:胁痛甚加川栋子、元胡,腹胀加枳壳、陈皮、川朴、佛手,呕逆加法夏、陈皮、竹茹、藿香,腹泻加白术、茯苓、湿重于热者加寇仁、草果、藿香、茵陈、滑石、苡仁,有血瘀症者加丹参、红花、桃仁等。每日一剂,水煎分二次服,1个月为一疗程。 3.多囊卵巢综合征:以本方治疗20例,8例基本痊愈,12例好转。处方:龙胆草6-9克,炒黄芩9克,焦山栀9克,泽泻9克,木通3克,车前子9克,当归9克,柴胡6克,生甘草1.5-3克,生地黄6-12克,每日一帖。或用龙胆泻肝丸,每日9克,分二次吞服。大便秘结加大黄、芒消,或改用当归龙婪丸,经期停服,连续治疗三个月以上。 4.脂溢性皮炎:以本方治疗50例,治愈10例,显效21例,有效10例,无效9例,总有效率82%。加减法:红斑较盛者加防风、荆芥,继发感染加银花、菊花,痒剧加苦参、白鲜皮,皮损局限于下半身加牛膝、黄柏。每日1剂,3剂为一疗程,有效病例共服药1-4个疗程。有效患者经:年余随访,治愈者无一例复发,显效者未见皮损加重情况。
备注:
(《类证治裁》卷四)。本方改为丸剂,名“龙胆泻肝丸”(见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