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物备急丸
组成:
大黄1两,干姜1两,巴豆1两(去皮心,熬,外研如脂)。
制法:
上药各须精新,先捣大黄、干姜为末,研巴豆纳中,合治一千杵,炼蜜为丸。密器中贮之,莫令泄。
使用方法:
若中恶客杵,心腹胀满,卒痛如锥刺,气急口噤,停尸卒死者,以暖水若酒,服大豆许3-4丸,或不下,捧头起,灌令下咽,须臾当愈;如未愈,更与3丸,当腹中鸣,即吐下便愈;若口噤;亦须
禁忌:
妇人有孕不可服;备急丸治寒实结积之峻药,凡伤寒热传胃腑,舌苔黄黑刺裂,唇口赤燥者,误用必死。
应用:
1.水肿:某禅者病肿胀,二便不通,仅存呼吸,即出备急丸服之,下利数十行,肿消减,未及十日,痊愈。
2.卒中:病人一日卒倒,呼吸促迫,角弓反张,不能自转侧,急为备急丸饮之。下利如倾,即复故。
3.食滞:古人治食滞,如肉伤用山楂,面伤用莱菔,一物有一药所制,决非任何食滞,均可用一般消导之剂可医。报道2例病案,都已用过保和丸、枳实导滞丸、承气汤以及润肠、灌肠等法,皆未能取效,改用三物备急丸后积滞即得下逐,症状亦缓解。
4.急性肠梗阻:用三物备急丸治疗39例机械性肠梗阻,其中单纯性29例,蛔虫性7例,粘连性3例。痊愈35例,有效3例,无效1例,总有效率为97.4%,治愈率89.7%。
备注:
备急丸(《千金翼》卷二十)、抵圣备急丸(《医方类聚》卷一○七引《千金月令》)、巴豆三味丸(《外台》卷六引《许仁则方》)、追魂丹(《普济方》卷二五四引《圣惠》)、备急三物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