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药地黄汤
组成:
芍药3分,地黄半斤,丹皮1两,犀角屑1两。
使用方法:
以水1斗,煮取4升,去滓,温服1升,日2-3次。
禁忌:
体衰弱不宜用;若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者,可以借用成功;若阴虚劳力及脾胃虚者,俱不宜。
应用:
1.胃出血:谢某某,男,36岁。有胃痛史,忽然大痛,吐紫血块,大便亦下血块,头汗淋漓,心慌头晕,吐下不止,脉洪大,诊为胃出血。投犀角地黄汤,四剂愈。方用:乌犀角一钱,生地黄五钱,丹皮三钱,杭白芍三钱。犀角别研极细末,另三味药以水1.2升,煎至800毫升,分四次兑犀角末服。
2.咯血:胡某某,男,42岁。咯痰带血一月余,右胸痛连后背,口中腥臭,继之吐血,脉细数,头晕眼花,心烦气短,咳嗽胸痛,诊为肺出血。投犀角地黄汤,加阿胶、枇杷叶。三服后止血,后用千金苇茎汤三剂愈。
3.崩漏:冯某某,女,31岁。突然血崩,时下时止,缠绵三月余,消瘦,贫血,头晕气
喘,手足心午后发烧,脉细数,投犀角地黄汤,一剂崩止,三剂愈。
4.血小板减少性紫癜:以犀角地黄汤为主,治疗1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患者均有不同部位,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,并均有发热及不同程度的头昏眼花,心悸无力等贫血症状,其中2例因大量失血而发生昏迷。血小板 6万/mm3以下者5例, 其余均在6万至8万之间。鉴于病情急性发作者均有口干思饮,烦躁不安,面红,溲黄,舌红有薄苔不润,脉象滑数而躁动不宁等一派内热炽盛之象,故采用清热凉血解毒法为主。服用此汤后,多见出血症状首先停止,出血时间缩短,血小板数上升,血块收缩随之改善。据此,本方可能是首先改善毛细血管壁之通透性,继而使血小板数逐渐恢复。加减法:热盛者,配合紫雪丹或羚羊角;出血较多,加参三七粉、云南白药及十灰散等;后期出现出血减少,舌红少苔,脉细数无力等阴虚内热症状者,酌加龟版、阿胶、旱莲草、女贞子、麦冬等。
备注:
犀角地黄汤(《千金》卷十二)、地黄汤(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三)、解毒汤(《卫生总微》卷八)、解毒散(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