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方大全

五苓散

药方名称:
五苓散
出自(来源):
《伤寒论》
组成:
猪苓18铢(去皮),泽泻1两6铢,白术18铢,茯苓18铢,桂枝半两(去皮)。
功效:
开结利水,化气回津。健脾祛湿,化气利水。
制法:
上为散。
使用方法:
以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3次。多饮暖水,汗出愈。
禁忌:
若汗下之后,内亡津液,而便不利者,不可用五苓,恐重亡津液,而益亏其阴也;一切阳虚不化气,阴虚而泉竭,以致小便不利者,若再用五苓以劫其阴阳,祸如反掌,不可不慎。
应用:
1.水逆证:一仆十九岁,患伤寒发热,饮食下咽,少顷尽吐,喜饮凉水,入咽亦吐,号叫不定,脉洪大浮滑。此水逆证,投五苓散而愈。 2.急性肾炎:40例急性肾炎患者均为较重病例,有明显的水肿、高血压、血尿及肾功能减退,部分病例伴有腹水和肾性心力衰竭。经应用五苓散治疗,一日总药量重症者9克,中等者6克,轻症者3克,七日为一疗程。并配合保温(尤其肾区保温)、减盐饮食及安静休息等。40例全部有效,平均住院日数为164天。 3.湿疹:周某,男,六十四岁。患两—下肢及颈项部湿疹已两年多,时轻时重,本次发作月余,所见渗水甚多,点滴下流,轻度瘙痒,身微恶寒,汗出较多,口干饮水,大便正常,小便略黄,苔薄白,脉濡缓略浮。证属阳虚不能行气利水,湿邪郁于肌表。治宜温阳化气利水,用五苓散加减:茯苓10克、桂枝9克、泽泻9克、白术9克、苡仁24克,三剂好转,又三剂症状消失,一年随访,未复发。
备注:
猪苓散(《圣惠》卷九)、五苓汤(《宣明论》卷五)、生料五苓散(《直指》卷五)、五苓饮子(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二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