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叶石膏汤
组成:
竹叶2把,石膏1升,半夏半斤(洗),麦门冬1升(去心),人参2两,甘草2两(炙),梗米半升。
使用方法:
以水1斗,煮取6升,去滓,纳粳米,煮米熟,汤成去米,温服,每服1升,日3次。
应用:
1.阳明暑疟:已亥夏,予舅母患疟,服柴胡药二三帖后,汗出昏厥,安语道溺,或调其体质素虚,虑有脱变,劝服独参汤,幸表弟寿者,不敢遽进,乃邀孟英商焉,切其脉洪大滑数,曰阳明暑疟也,与伤寒三阳合病同符,处竹叶石膏汤,清热兼益气,两剂而瘳。
2.消渴:一女性患者,56岁,农民。患糖尿病多年,近来自觉神疲乏力,口渴引饮,溲多,诊得脉细数,舌红少津,身形消瘦。凭症参脉,系胃热内盛,气津俱损,宜清胃热,益气阴,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味,竹叶12克,生石膏30克、麦冬12克、法半夏6克、甘草3克、北沙参12克、天花粉12克、淮山药18克、粳米一撮。三剂后,口渴显著减轻,续服原方三剂,后未再复诊。
3.余热未净,气阴两伤:王某,女,6岁,1978年12月初诊。患儿三天前发烧38.5℃,伴有咳嗽,少痰、头痛、纳差、 X钱胸透未见异常。先用四环素、甘草片、克感敏等药物治疗,因无效而改用静脉点滴红霉素两天,体温仍在38℃以上,故邀中医诊治,乏力懒动,舌尖红苔薄黄、中心略厚,脉弦细。辨证为余热未净、气阴两伤,用本方治疗,党参3克、半夏9克、粳米12克、麦冬24克、竹叶9克、生石膏48克、甘草6克,水煎,分三次服。服上药二剂后,热退症消,体温降至 36℃。停药观察三日,再未见发热,饮食渐增,开始下地玩耍。
4.流行性出血热: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2例,男28例,女4例,年龄20-40岁,病程1-2天者25例,3天以上者7例。根据病程分为发热期、低血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、恢复期等,以本方适当加减,疗程7-18天,全部治愈,其中18例随访3一12个月,未见复发。
备注:
人参竹叶汤(《三因》卷五)、石膏竹叶汤(《易简》)。本方方名,《张文件方》引作"竹叶汤"(见《外台》)。《活人书)有生姜,《医学入门》有生姜汁。本方加生姜,名"竹叶加生姜汤"